2024年,在学校党政的坚强领导下,电信学院师生锚定中心任务,锤炼扎实作风,奋力开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初心如始,足印深深。我们循时间之脉,甄选十件大事,全面展现学院一年来取得的办学成就,彰显工作特色亮点,激发广大师生干事创业的热情,以此激励全体师生凝聚迈向2025年新征程的磅礴力量。砥砺前行,再谱华章!
一、四大行动聚力强链,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目标和任务,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周恩来崇高品格风范育人”,持续推进“高校对接产业链党组织行动”,构建“5+5+20”党建工作体系,“四注重四强化”推进“赋能‘红芯链+’,点亮‘翔宇电路’”党建品牌创建,获批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第二批江苏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和江苏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获江苏省第三届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优秀案例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江苏省第二届统战工作优胜社团1个,出版思政专著1部,被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等校外媒体报道95次。



二、内培外引系统规划,构建立体化高水平师资体系
针对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等工作在人才亟需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学院把引才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系统规划、科学设计、内培外引,在构建立体化、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上取得重大进展。本年度共有7名新教师入职,其中包括江苏省特聘教授1名,高水平实践创新人才1名。全院专任教师博士化率提高到75%,40岁以下年轻教师提高了4个百分点,生师比从去年37:1降为31:1。外派挂职教师2名,出国访学1名,3名教师获批江苏省双创科技副总。


三、交叉融合聚焦特色,打造学科建设跨越发展途径
针对学科特色不彰显、缺乏标志性成果等问题,实践、探索出“擦亮电子信息本色、强化AI交叉,走工科交叉复合、工医交叉融合”的学科特色发展之路。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点获批。作为牵头单位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作为参与单位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江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科学技术获奖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



四、狠抓学风锐意进取,潜心育人研究生培养创佳绩
研究生规模突破百人,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首次获批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教育主题案例1项,研究生第一作者发表影响因子10+SCI论文1篇。获批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2项,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结题1项,与曼巴驱动合作获2024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研究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1项;集创赛国赛三等奖1项;嵌入式芯片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蓝桥杯国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4项;研电赛华东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获奖数量再创佳绩。


五、产学合作团队发力,有组织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4年组织申报国基14项,省基3项、市厅级项目2项。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重点课题1项。与顺海科技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交流合作。技术合同成交额已超过1100万元,到账经费已超过750万元,新增10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4项,实现历史新突破。共申报发明专利77件,专利转化已超过100万元。

六、产教融合丰富资源,创新项目课程教材发展改革
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改善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合编国规划教材1部,获批省一流课程1门,并推荐参评国一流课程。获批《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第四批教材试点应用项目》课程建设项目1项。认定校产教融合精品课程7门。新增实习基地6家,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获批本科产业教授1人。获批省高等教育学会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研究会教改课题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1项。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1部,发表教改论文3篇。获第八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国赛三等奖1项,华东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与智慧树建设产教融合课程知识图谱1门,立项产教融合校重点教材1部,申报校课程思政专业1个、课程思政课程5门。

七、校企联动助推专业,提升教育教学协同育人成效
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定位,主动对接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专业建设。通信工程专业完成省品牌专业二期验收,成功获批省品牌专业建设三期工程,入选江苏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已完成自评报告撰写工作,并提交组委会。依托人工智能专业建立无人机应用微专业。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完成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工作。全力抓好毕业设计工作,全院(含创新创业学院精英班、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共520名学生通过答辩,优良率为20%,获省优秀毕业设计三等奖1项,推荐参评2024年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篇。零差错完成“2024年度江苏省电子信息类专转本专业技能综合考核”工作中的考评以及30套试卷对应的288000个元器件和18000个PCB板的采购、分拣、封装及测试等任务,为省专转本技能考试做出重大贡献。

八、四四联动启智润心,持续推动立德树人扎根生花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芯青年学习会”、“芯青年成长营”、“芯青年实践课”、“芯青年工作坊”四类平台,分层分类开展“思想引领”、“行为养成”、“能力提升”、“就业指导”四大工程,项目化推进学业生涯发展体系,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出实招、见实效。本年度毕业率98.03%,学位授予率97.82%;就业率94.76%,研究生录取率24.68%,获校就业工作特等奖、校五四红旗团委、2024级本科生军训一等奖、校第十七届周恩来班、2024年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三等奖、江苏省及淮安市优秀青年志愿者项目等荣誉24项。

九、探索双体三翼模式,协同推进双创成果历史突破
以“本科生+研究生”为参赛主体,构建“本校教师+企业专家+行业专家”为主的产教融合师资团队,依托星火双创杯竞赛平台,通过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发掘学生潜力,增强专业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的融合,形成了双体三翼的双创培养模式。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共261项,其中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获奖22项,增长率为69%,获奖赛事量质齐升。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9项。首次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金奖1项,智能汽车大赛国赛二等奖突破学院历史。



十、拓展视野团结合作,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内涵质效


充分发挥外国专家工作室和姐妹院校的作用,合作发表SCI论文5篇,推荐境外知名课题组访学1人;协助申报郑和学院,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荣获第76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和国际贸易博览会创意杰出创新奖各1项;1名学生赴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进行学习交流;4名本科生被悉尼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为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