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引导青少年在历史传承中筑牢信仰根基。2025年7月10日至15日,淮阴工学院“红色芯火寻迹”社会实践团深入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大中小学,开展抗战主题红色资源研学宣讲活动。通过挖掘校园建筑、文化地标中的红色记忆,实践团串联起江苏抗战历史脉络,以青年之声活化红色资源。
苏北篇章:烽火回响育薪火
在抗日山小学,实践团成员崔雨晴以校园“铁血连”旗帜和百米英烈长廊为教材,讲述杨靖宇雪原奋战、赵尚志白山冲锋的壮举,将“勇敢忠诚”的种子播撒童心;成员朱怡萱于周恩来红军高级中学“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前,以史实解析苏北土改凝聚军民力量、奠定抗战胜利的团结密码;在淮阴工学院翔宇楼下,成员吕文浩结合周恩来推动统一战线、“七七献金运动”等史料,诠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担当。苏北地区的青砖旧瓦间,军民同心的抗战精神在宣讲中焕发新生。


苏南篇章:风骨长存照杏坛
苏州学士中心小学内,成员庄俊泽依托校史馆弹孔《国语课本》,还原教师倪淑英为护战友慨然赴死的凛然气节,解码苏州人“温婉刚毅”的精神基因;南京市第九中学“闻天楼”下,成员吉祥天追溯张闻天奔走呼吁抗日统一战线的历程,将“团结抗敌”信念转化为学子勤学报国动力;南京师范大学银杏树旁,成员刘恒涛讲述明妮·魏特琳以瘦弱身躯庇护万名难民的壮举,让跨越国界的人性光辉成为“无畏担当”的鲜活教材。古城墙边,知识分子的风骨在青春讲述中熠熠生辉。


苏中篇章:星火燎原启新程
泰州海军小学门口,实践团成员张怡结合海军诞生地纪念馆资源,宣讲民众智斗日寇的抗战故事,并向小学生们展开“旗语操”“童心向海”活动点燃传承火种;如东马塘中学晓塘剧院前,实践团成员李思雅通过吴亚鲁烈士事迹与民主政府成立历史,印证“英雄从未远去”的永恒信念;扬州职业大学高邮战役纪念馆旁,成员居葛欣妍向学生们描述了抗日战争收官之战的壮阔场景,让红色基地成为砥砺初心的实践课堂。宣讲足迹串联红色坐标,老区星火在互动宣讲中燎原成炬。



从苏北的芦苇荡到苏南的古城墙,从中学的操场到大学的展馆,此次跨学段红色宣讲,构建了“史料活化-情感共鸣-价值内化”的思政教育链。实践团以校园红色资源为纽带,打破学段壁垒,推动抗战精神精准滴灌不同年龄段心灵,为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出青年之声,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承中汇聚成照亮复兴征程的永恒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