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学院-学院官网
 首页  学院概况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学工园地>>正文
【芯青年实践课】第120课:淮阴工学院“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第十二季云南支教团:奇思探索育智芽
2025-07-21 18:10 阚欣雨 李娇雪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为了丰富山区儿童的智育课堂,滋养文化底蕴、拓宽认知视野、激发创新思维,7月17日至21日,淮阴工学院“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第十二季支教团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辛屯镇新登小学开设国学浸润、地理探秘、科学动手等系列智育课程,让传统经典、山河奥秘与科学创意走进校园课堂。

国学浸润传文脉

传统节日课程、苏轼诗词鉴赏课程、国学经典课程以经典为媒串联古今,用文化课堂滋养心灵,让国学韵味在校园流转。

7月21日,王名松老师的传统节日课程聚焦时令习俗:从端午包粽的寓意到七夕乞巧的传说,通过“说习俗、画节日”互动,孩子们在讲述与涂鸦中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感受传统民俗的温度。

同日,王怡老师的苏轼诗词鉴赏课以“诗中有画”为引,精选《江城子》《水调歌头》等经典,结合插图解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哲理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让孩子们在朗读吟诵中触摸诗词的韵律之美,体会诗人的豁达情怀。

而7月18日李宗成老师的国学经典课程则选读《论语》《三字经》片段,用“故事化讲解+情景演绎”的方式解读“孝悌”“诚信”等核心思想,让晦涩的古文变成易懂的生活道理。

这些课程让孩子们在节日中溯文化根脉,在诗词中品人文底蕴,在经典中悟处世之道,于潜移默化中滋养文化自信,让国学素养成为成长的精神底色。

地理探秘拓视野

趣味地理拼图课程、趣味地理知识课程、茶马古道商路探秘课程,从指尖拼图到天地奥秘,从课堂知识到千年商路,地理课程以趣味为钥解锁世界密码。

7月21日,何杨可老师的趣味地理拼图课程上,孩子们围坐桌前拼贴中国地图:从辨认省份轮廓到标记山川河流,在“找邻居”“拼完整”的游戏中,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鲜活可触。

7月18日,安永康老师的趣味地理知识课则以云南特色“风花雪月”展开,还询问小朋友们:“中国最长的河流是哪条?”“云南有哪些特色地貌?”结合图片与小故事,让孩子们在抢答中积累地理常识,知晓天地广阔。

7月17日,朱宇航老师的茶马古道商路探秘课更添一丝历史的厚重感:通过地图标注商路路线、讲述马帮运输的故事,孩子们在“重走”千年古道中,既了解地理环境对商贸的影响,也感受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这些课程让孩子们从拼图识山河到知识晓天地,再探秘古道藏春秋,于趣味中拓宽认知边界,埋下探索世界的种子。

科学动手启创思

物理趣味实验课程、纸杯风扇制作课程,以实验探科学原理,用巧手践创新想法,科学动手课程让探索与创造在实践中生长。

7月17日,杨如意老师的物理趣味实验课充满“小惊喜”:太阳能驱动小车、水果电池等,通过“做实验、猜原理”,孩子们在观察与操作中,直观感受物理的奇妙,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可知可感。

7月20日的纸杯风扇制作课(小小发明家)则聚焦实践创意:从裁剪纸杯叶片到组装电池与电机,老师分步讲解电路连接与平衡原理,孩子们在“画、剪、粘、接”的过程中,不仅完成属于自己的小发明,更在动手解决问题中,激发创新思维与实践勇气。

这些课程让科学原理从书本走向指尖,让创新想法从脑海落到实处,于动手实践中播撒科学与发明的种子,培养探索欲与创造力。

智培山间新苗,智启童稚心光。支教团通过开展系列智育课堂,既让品德的嫩芽在山间课堂生长,又在孩子们心底植下责任担当、共情能力与规则意识的根基,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自信、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火种,让智育的力量成为照亮成长的光,为他们的未来积蓄认知世界、创造可能的持久能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淮阴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7-2019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邮编223003

联系电话:0517-83559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