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学院-学院官网
 首页  学院概况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学工园地>>正文
【芯青年实践课】第123课暨实验室里的攻坚课:“共巡万里”团队暑期备战 “挑战杯”
2025-07-21 21:22 王明哲 

暑假期间,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共巡万里” 团队聚焦无人机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通过文献查阅、实验分析、实践研究及线上协作优化,完成 “挑战杯” 人工智能 + 赛道材料准备工作。此次备战不仅展现了前沿科技的应用潜力,更为青年学子探索跨学科创新提供了实践范本。

锚定方向,聚焦技术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领域正迎来智能化变革。在此背景下,“共巡万里”团队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围绕无人机飞行控制、图像识别、导航定位等核心技术展开攻关。通过远程协作,成员们克服困难,借助线上会议与模拟实验平台,完成了大量算法优化与性能测试,确保了技术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攻坚算法,创新应用场景

在技术融合方面,团队创新性地将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无人机系统。通过改进目标检测算法,提升了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的识别精度;结合强化学习优化飞行路径规划,显著提高了任务执行效率。这些技术突破为无人机在农业巡检、灾害救援等场景的应用提供了更智能的解决方案,让前沿技术与实际需求紧密衔接。

场景模拟,验证技术价值

实践环节中,团队模拟了不同环境下的无人机作业场景,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决策支持。通过实际测试,团队不仅验证了技术方案在不同场景下的可行性,更积累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经验,为作品的创新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合攻坚,完善备赛材料

经过暑期全力冲刺,团队系统梳理研究成果,完成涵盖技术创新点、多场景应用案例及市场化前景分析的全套备赛材料。从文献综述到实验数据可视化,从应用场景论证到未来发展规划,每一部分都经过多轮打磨,全面展现了项目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为 “挑战杯” 赛事做好充分准备。

此次备战 “挑战杯” 的过程,既是团队技术能力的集中提升,也是跨学科创新思维的实战演练。对 “共巡万里” 团队而言,这段经历深化了对 “人工智能 +” 融合发展的理解,锤炼了从问题发现到解决方案落地的完整能力;对高校科研创新而言,团队的探索为青年学子参与科技实践提供了参考,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聚焦前沿、勇攀高峰的科研热情,更推动了智能科技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探索。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淮阴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7-2019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邮编223003

联系电话:0517-83559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