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学院-学院官网
 首页  学院概况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学工园地>>正文
【芯青年实践课】第131课:淮阴工学院“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第十二季云南支教团:躬行烟火育劳动
2025-07-28 10:26 阚欣雨 李娇雪 安永康  电信学院

晨光熹微,新登小学校园里已响起沙沙的扫帚声。稚嫩的小手紧握工具,孩子们专注地清扫着教室和庭院,汗水浸润的额头下,是劳动带来的朴素光彩。这每日清晨的洒扫庭除,是淮阴工学院“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第十二季云南支教团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辛屯镇新登小学开展的日常劳育剪影。7月13日至7月26日,支教团将劳动教育融入支教课堂的点滴,引导学生在躬身实践中感知成长,涵养品格。

洒扫庭除:躬身践行启新篇

每日清晨的清扫,是孩子们劳动实践的起点。

在支教团成员的引导下,学生们早已习惯了每天清晨的劳动。扫地、擦桌、整理图书、清理校园角落,这些任务被分配得井井有条,而学生们也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用双手维护着学习环境的整洁。“周老师,我来帮你!”寸辰浩的声音划破晨雾,清脆又响亮。此时,周子良老师正弯腰拾掇满地落花,在这对师生的默契配合下,校园在劳动的晨光里变得一尘不染。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校园里上演。打扫卫生不仅是学生们日常的任务,更是一种习惯的养成。

看似简单的重复劳动,不仅美化了校园,更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了责任与秩序的种子,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付出与收获的关联,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注入活力与责任感。

庖厨烟火:三餐蕴爱传温情

保障舌尖上的温暖,是支教团成员们亲力亲为的关怀。

为了让支教生活更加健康、舒心,支教团成员们挽起衣袖,走进厨房,承担起“炊事员”的重任。从食材的清洗挑选,到饭菜的精心烹制,他们在锅碗瓢盆的协奏曲中忙碌着。孔孟萱大厨是厨房的“魔术师”,蒸煮拌炸炒样样精通,拿手的地锅鸡鲜嫩多汁,香气飘满半个校园。阚欣雨和李娇雪则是后厨的默契搭档,饭前人未到齐时已将碗筷杯子摆得齐整锃亮,饭后便在水池边麻利洗碗。水花溅起的泡沫里,藏着踏实的暖意。

袅袅炊烟升起,传递的不仅是饭菜的香气,更是支教团成员们对彼此细致入微的关爱。亲手烹饪的三餐,成为连接支教团成员情感、传递生活智慧的温情纽带,让他们在烟火气中感受生活的本真与温暖。

方寸共飨:巧思营趣聚温情

大龙潭的野营活动与食堂内的饺子宴,是劳动与欢乐的交融。

盛夏的大龙潭风景宜人,支教团老师们相聚于此开展野营,在课后时间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他们围坐篝火旁互相协作,共同准备简单的餐食,在欢声笑语中分享彼此的故事与经历。“大厨”安永康主动担当起烧烤师的角色,为众人烹饪佳肴,传递着温暖的情谊。这不仅是一次亲近自然的体验,更是支教团成员之间增进友谊、凝聚团队力量的时刻。

支教团别出心裁,在新登小学食堂与孩子们共同开启了一场“饺子盛宴”。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和面、擀皮、调馅、捏合。稚嫩的小手虽显生疏,却充满了热情与专注。当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饺子成型,当热腾腾、香气四溢的饺子出锅,师生共享劳动成果的喜悦充盈着整个空间。周子良老师坐在孩子们中间,手里夹着水饺,目光温柔地扫过每一张期待的小脸。他细心地帮小同学夹水饺,又将微凉的饮料轻轻推到孩子们手边,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趁热品尝到美味的水饺,喝到爽口的饮料,暖意从舌尖弥漫至心间。

无论是野营还是饺子盛宴,这些活动都为忙碌的支教生活增添了温暖色彩。它们让支教团成员在繁忙工作中得以放松身心,也让师生在共同劳动和分享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力量。这些活动传递了生活智慧,增进了情感联系,让支教的每一天都充满意义与温情。

劳动教育不仅为孩子们厚植责任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更成为师生情感交融的纽带,助力支教团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收获成长与感动。劳动教育于孩子们而言,是未来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于支教团老师而言,是支教过程中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意义非凡。这份在劳动中播撒的责任种子与情感微光,终将在未来的时光里持续生长,让教育的温暖跨越山海,让劳动实践的价值在更多心灵中绽放力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淮阴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7-2019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邮编223003

联系电话:0517-83559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