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学院-学院官网
 首页  学院概况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印象电信>>正文
交汇点新闻|淮阴工学院电信学院助力毕业生就业工作量质双升
2025-04-28 15:46 王海云、王蓉蓉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淮阴工学院电信学院始终牢记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初心使命,落实就业工作 “一把手” 工程,以 “四千万” 精神为指引,全力破解就业难题,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量质双升。近五年,获校就业工作特等奖2次、一等奖2 次。

以“千山万水”的奔赴,拓岗脚步丈量就业“广度”

就业是民生工程,岗位是核心支撑。面对企业 “来校减少” 的困境,学院党政班子带头 “走出去” ,足迹遍及南京、苏州、昆山、无锡等地产业集聚区,走访南京嘉环科技、苏州长光华芯、昆山仁宝电子、无锡华润微电子、淮安鹏鼎控股等40余家重点企业。既当 “推销员”—向企业精准推介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专业优势,又做 “红娘”—根据企业需求反向优化课程体系,推动 “专业设置跟着产业走、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实现岗位供给与人才培养的精准对接。

2024年新增5家就业基地,52%的毕业生进入电子信息领域重点企业,专业就业匹配度显著提升,真正让优质岗位“走出企业”“走进校园”,让毕业生“手中有岗”“心中不慌”。

以“千方百计”的智慧,创新机制挖掘就业“深度”

破解就业难题,既需要“硬走访”的实干,更离不开 “巧链接” 的智慧。

学院创新构建 “校地企” 三维联动机制,依托苏州校友会的资源纽带作用,与昆山电子产业集聚地锦溪镇党工委、昆山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苏州人才服务中心等单位共建 “就业蓄水池”,动态共享优质岗位信息;与中国电信、昆山仁宝电子、无锡健鼎科技、鹏鼎控股等重点合作企业精准开展 “点对点” 岗位推送,成效显著,获企业高度认可。

学院优质就业基地-昆山仁宝电子集团,现有 111 名校友已成长为技术骨干或管理人才,以 “口碑效应” 形成 “引进一人、带动一片” 的良性循环,充分彰显学校人才培养的硬核实力。

以“千辛万苦”的坚守,全程服务彰显就业“温度”

就业工作是 “良心工程”,需要 “钉钉子” 的韧性。

学院构建 “三抓三促” 工作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就业服务的 “精准滴灌”:一抓动态管理促责任压实,建立“学院-系部-班级”三级责任链,将就业目标分解到周、落实到人,通过就业台账动态跟踪、未就业学生预警管理、“班主任+辅导员+导师” 协同帮扶,形成 “每日联络、每周研判、全程护航” 的闭环机制;二抓平台搭建促资源集聚,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工作群推送 300 余条政策与岗位信息,线下举办 32 场 “职等你来” 专场招聘会,打造 “周周有招聘、天天有资讯” 的全天候服务阵地;三抓价值引领促格局提升,通过 “基层就业分享会”“芯青年榜样说” 等品牌活动,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2024 年31名毕业生投身淮安新能源、半导体等重点产业,4人加入省乡村振兴志愿者项目,学院获评淮安市 “留淮就业突出贡献梧桐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青春担当。

以 “千言万语” 的真诚,精准指导提升就业 “高度”

从 “就业指导” 到 “生涯导航”,学院构建 “四位一体” 育人生态:领导班子统筹访企拓岗,专业教师赋能考研升学,辅导员深耕职业能力,校友反哺岗位资源与榜样力量,形成全周期育人矩阵。

针对不同年级特点,实施 “分阶培养计划”:大一适应期,"1+1"朋辈结对计划完成角色转换,筑牢专业发展认知基础;二年级聚焦能力筑基,构建 "1+5" 竞赛助航体系,强化 "学赛融合" 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三年级推进精准定向培养,依托考研大数据分析与职业特训营双轨机制,针对考研、考公、就业等不同发展方向,定制个性化成长路径;四年级打造 "导师双责" 护航机制,启动"1+6"考研助力、“1+7”就业指导工程,形成 “学业-就业” 双促进生态。

2025年,电信学院继续以 “高质量就业” 为核心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打造 “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 等育人平台,让人才培养更贴产业需求;强化区域服务,聚焦淮安 “333” 主导产业,输送更多 “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 的电子信息人才,以实际行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淮阴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7-2019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邮编223003

联系电话:0517-83559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