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学院-学院官网
 首页  学院概况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印象电信>>正文
中华教育时报|五千里路传薪火 教育微光映童心——淮阴工学院支教团用爱点亮云南村小暑期课堂
2025-08-01 10:26  

跨越5000里山河,携赤诚之心赴约。2025年7月,淮阴工学院“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第十二季云南支教团走进云南大理鹤庆县新登小学,以两周的深度支教实践为笔,在白族学子心中勾勒出红色基因的底色、体艺素养的亮色、文化传承的暖色与经典浸润的底色,用教育微光点亮乡村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云端铸魂: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誓言,跨越时空在新登小学的课堂回荡。支教团以数字技术为桥,打造“云端追思”红色课程矩阵,让伟人精神成为孩子们成长的精神灯塔。

杨如意、爵治鸿带领学生“云游”周恩来童年读书处,青砖黛瓦间的历史回响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匾额故事,让孩子们在地理与建筑的细节中触摸伟人初心;孔孟萱、王怡策划的“云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活动,透过屏幕上的珍贵遗物与历史照片,总理投身革命的坚定、外交风云中的智慧缓缓铺展,成为孩子们眼中“最亮的星”;何杨可、李宗成的“周恩来青少年故事会”,以成长片段串联起报国初心,安永康解析的红色精神内涵,则让“爱国”从抽象概念化为可感可知的行动指引。当孩子们在云端追思中默默立下“好好学习建设家乡”的志向,红色基因已悄然融入血脉,成为照亮前路的信念之光。

体艺赋能:赛场欢歌塑造品格

操场上传来的欢呼声与教室里的笑声交织,成为暑期最动人的旋律。阚欣雨、曹华杰设计的体艺课程,让孩子们在运动与游戏中强健体魄、涵养品格。

“寻旗比赛”的哨声一响,孩子们化身“小勇士”穿梭奔跑,寻旗的智慧比拼里藏着团队协作的默契;室内的你画我猜、击鼓传花,让课堂成为释放天性的舞台,反应力与配合度在欢笑中自然生长。篮球场上,曹华杰的标准示范里藏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折返跑的汗水里淬着“坚持不懈”的韧性,接力传球的默契中透着“团结共赢”的哲理——当孩子们带着汗湿的衣衫和闪亮的眼睛说“还想再来”,坚毅、协作的品格已在运动中悄然扎根。

指尖传韵:非遗匠心连接古今

气球扭出的童趣造型、荷花灯里的文化密码,在周子良、孔孟萱的课堂上,孩子们用双手触摸文化的温度。周子良的手工课上,扭扭棒在指尖缠绕成蝴蝶与花朵,气球在巧思中变身小动物,每一件作品都是想象力的绽放;孔孟萱带领孩子们制作非遗荷花灯时,“荷(和)谐音和睦,灯象征光明”的解读,让孩子们在糊纸、点灯的过程中读懂传统文化的深意。当一盏盏荷花灯在教室里亮起,不仅照亮了孩子们的笑脸,更让非遗传承的种子在心中萌芽——原来文化可以这样“摸得着、做得来、记得住”。

经典润心:千年文脉滋养成长

3A3E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清晨的教室里,《论语》《诗经》的诵读声清脆悦耳。李宗成的“国学经典”课堂,让千年文字成为孩子们的“成长指南”。孩子们在“关关雎鸠”的韵律中感受诗歌之美,在“学而时习之”的解读中明白“每天进步一点点”的道理。当有孩子举手说“孔子就像老师,教我们要懂事”,古籍中的智慧便有了温度——经典不再是遥远的文字,而成为滋养心性的养分,为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埋下深深的根。

从红色课堂的信念引领到体艺活动的品格塑造,从非遗手工的文化传承到国学经典的智慧浸润,淮阴工学院支教团用多元课程为云南村小搭建起成长的阶梯。五千里路的奔赴,是教育初心的坚守;两周时光的陪伴,是希望种子的播撒。当孩子们带着更开阔的视野、更坚定的信念走向未来,这场跨越山河的约定,早已在他们心中写下“向上、向善、向远”的答案。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淮阴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7-2019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邮编223003

联系电话:0517-83559682